入行刚满六个月,很幸运能经历一次产品的重大迭代全过程。和大家一样,初入行的时候,完全不知所措。于是花了大量时间在产品网上找经验、找文档模板、请教同事,到现在产品迭代基本告一段落。这段经历让我对产品经理的工作性质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,所以我想写一写半年来的工作总结与收获,同时希望能给新人一些参考。
关于软件项目的阶段
软件项目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:1.弄清楚要开发什么产品(定义正确的产品);2.开发该产品(正确地开发产品)。第一个阶段探索产品;第二个阶段强调执行。
摘自《启示录》
关于需求
对需求的探索能力是产品经理的核心竞争力,有个高级词汇来称呼这种能力–产品感。
为了评估产品机会,先回答下面的问题:
- 产品要解决什么问题?(产品价值)
- 为谁解决这个问题?(目标用户群体、目标市场)
- 成功的机会有多大?(市场规模)
- 如何判断产品成功与否?(度量指标)
- 是否有其他公司满足了用户的需求?怎么满足的?(竞争对手)
- 我们可以从哪儿切入,即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?(竞争优势)
- 时机合适吗?(市场时机)
- 如何把产品推向市场?(营销策略)
延伸阅读:产品思维的训练方法
定义产品解决方案
- 产品策划;
文档输出:业务流程图、产品结构图(xmind)、信息结构图(xmind)、PRD(原型图+流程图+文字)
产品结构图:通常是指产品功能结构图,就是说这个产品的所有功能模块结构图。比如微信分四个大模块:消息、通讯录、发现、我的,依次每个模块里面还有对应的功能。
信息结构图:指脱离实际页面,将产品所有的数据抽象出来,组合分类的图表。比如:微信的用户资料包括:昵称、头像、微信号、二维码、地址、性别等。再比如:微信在朋友圈中,发布信息包括:文字、图片或小视频、时间等。
1.1 在产品策划初期,重中之重是梳理业务,绘制业务流程图。
参考:http://www.woshipm.com/pd/3795.html
1.2 业务理清之后,结合场景推导出产品结构图,列出主要功能点。拿着产品结构图与产品总监(或其他领导)确认,通常产品新人出的策划需要进行多次修改才能顺利通过评审。先出产品结构图的好处是方便修改,如果等到需求文档全部出来之后再去和领导碰,一旦需要修改工作量将非常大。
第一次写产品结构图,挨了领导一顿批,当时领导的原话是“看你的xmind,我实在想象不到产品最后是什么样子的”。提炼后的结构图:
1.2 产品结构图得到领导认可后,可开始进行细化,产出信息结构图与需求文档。需求文档的书写形式为原型图+页面流程图+文字描述。(多说一句:网上下载的PRD模板通常是word形式文字为主,实践证明,开发压根不会看!)
细化原型图时,除了考虑正常的操作流程外,一定要记得异常操作流程。
2、查看常用的同类软件,取长补短放在自己的方案里;
3、与需求来源人员沟通确认方案。
开发设计
1、将方案发给相关开发,评估可行性与开发量。
邀请相关人员参加部署会议,确定责任人并排期;
如果项目任务重、时间紧,开发、设计、测试可以并行。具体来说就是将这个项目的功能进行优先级划分,设计人员完成一部分设计之后,即可交付开发,而不用等所有设计完成之后统一交给开发人员。
2、邮件通知相关责任人,并附上策划文档与详细的开发计划与排期。
3、后台与终端之间进行衔接,有些需要补充业务流程图、页面流程图与功能规格说明(接口)。
如何写页面流程图参考:http://www.woshipm.com/pmd/27239.html
跟进进展
1、例会,具体的使用方法有多种。项目紧急时,可采用每日10分钟早会的方式跟进,每个人汇报目前的进度以及当日的开发计划,下班前检查开发计划是否完成。来了解项目的开发进度以及导致项目进展缓慢的问题,;项目不紧急时,可每周二、五或
关键节点询问进度;
2、协助开发,发现问题及时帮助解决问题;
3、输出操作手册、功能说明文档、方案文档、技术文档等
验收测试
没有测试人员时,产品经理也需要充当测试。
1、编写功能测试用例;
2、验收分几个方面:设计验收、接口验收、终端页面。
做产品经理最难的是表达,表达分两个部分,一是形成自己的观点;二是将自己的想法顺利的传达给团队成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