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看下这个场景:
项目A,技术支持的同事L,某日rtx上找我。
L:“hi,我们有个项目,需要你支持一下,设计师已经完成设计图了。”
我:“需要怎么支持。”
L:“我直接找开发了,但是开发说要产品的人先梳理一下,输出需求文档。”
L:“麻烦花半天的时间帮忙梳理一下,就是设计图上的这些功能。”
我:“那我可以找谁了解需求呢。”
L:“看设计图就行,或者找设计师H。设计图是领导C直接和设计师讨论敲定的。客户也表示认可。”
L:“哦,对了,公司已经有一个X系统了,我们初步设想是在这个系统上去加功能。”
结果,这个项目的需求梳理工作多次反复,都没有沟通清楚。原因有以下几点:
- 领导C、技术支持同事L、设计师H都认为我们的工作是不重要的、无所谓的。这点从他们跳过产品,直接找设计、找开发,可以看出来。
- 由于需求来源领导C已经和设计师H经过了长时间的沟通,在他们看来,需求已经很清楚了,没什么好沟通的。所以在我接收工作后,在做需求调研的时候,会出现领导不配合的情况(出差、开会、没时间)。
- 未能正视不同项目的差异性,总想着用现成的系统东拼西凑来满足。
- 事先给客户看了设计图,客户先入为主地接受了这一版设计图。后期发现设计图缺乏可行性,但是此时改起来也非常困难,需要反复与客户沟通。
- 未能区分需求和解决方案的区别,大家一直在说需要哪些功能,其实就是一直在讨论解决方案,但是需求(业务目标)都还没搞清楚的时候,讨论解决方案又有什么意义呢。
- 最后一点说说我的问题,明明知道很多不合理的地方,却很大程度上选择了迁就、接受,没有指出问题。最后出了问题,却又回过头抱怨。(如果再一次,我一定会通过邮件的方式,把自己的意见告知所有人。如果他们不接受,至少让他们知道可能的后果。)
写这篇文章的目的,不是为了批判同事、也不是为了抱怨公司管理混乱,而是想说说,怎么把产品的工作做好,毕竟这才是工作复盘的目的嘛。我认为,把本岗位的工作流程梳理清楚了,同事就知道怎么和你配合了。好了,以下就是我从混乱的工作中梳理出来的工作流程,不管如何,先按这种思路实施,边实践边看效果吧……
产品工作流程
这一切从那封邮件说起……
项目是从一封邮件开始的。
有同事喜欢在rtx上发项目需求,建议还是通过邮件吧。毕竟rtx上聊天信息很多,容易覆盖有效信息,邮件可以分类整理,查找起来很方便。
来,先分析一下这封邮件
一封有效的立项申请邮件,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信息。
- 需求提出方
- 项目背景说明
- 业务主角及业务目标(需求)清单
- 其他要求
- 合同情况:
有合同,需要提供一签订合同中关于系统功能的描述;
无合同,启动需要(由总监拍板)以邮件的形式通知项目相关人员。 各阶段的截止时间点
其中,相关干系人分为以下几类:
业主:业主是系统建设的出资方、投资者。虽然大多数情况下,业主指的就是系统的需求提出者和使用者,即业务方,但并不是绝对的。
业务方:业务范围、业务模式、业务规则的制定者,一般指也无妨的高层人物,比如总经理等。业务提出者只关心结果,不关心具体细节。
业务管理者:是指实际管理和监督业务执行的人员,一般是指中层干部。业务管理者的期望相对比较细节,是需求调研过程中最重要的信息来源。业务管理者应该是需求评审小组的成员。
业务执行者:是指底层的业务操作人员,是与将来的计算机直接交互最多的人员。
第三方:与这项业务相关的其他人和事物。比如,购物网站系统,涉及到网上银行来完成交易,那么网上银行就是相关干系人。
用户:预期的系统使用者。
此处常见的坑
坑一:
前文的案例中,技术支持的同事L,绕过产品方案,直接用大致的实施方案和设计图与客户进行了沟通。实施方案与设计图的合理性没有得到产品和开发同事的确认。
正确的方法是:
技术支持的同事将客户的需求搜集起来之后,将尽可能多的信息反馈给产品方案同事,由产品方案同事进行梳理之后与开发共同确认实施方案。
坑二:
技术支持的同事认为这个需求很简单,可以随便弄一弄。
正确的做法:
表明自己的态度,必须要在需求分析的很清晰之后,才会找开发确认实施方案并安排排期。
坑三:
同事认为这个事情很简单,所以预留的需求分析时间非常紧张。
正确的做法:
一个简单项目的需求梳理工作,大概需要2天的时间。再着急也不能糊弄。如果前期没有梳理清楚修,制定合理的方案,后期实施会造成反复的返工。这个时候,我们要把自己的想法以及预计所需时间反馈给技术支持同事,由他去协调。
需求分析与方案输出
这个阶段需要进行需求调研、分析,与开发确认具体实施方案。
此处常见的坑
坑一:
找开发咨询实施方案时,有的开发同事会很不耐烦,“这个你不用明白,我们开发知道怎么搞就行。”
正确的做法是:
产品方案同事在整个项目中起到了协调、统筹的作用,我必须要很了解方案,这样才能顺利的将整个方案的思路传达给客户与其他同事。如果,这个工作做不好,整个项目就会走向失控。一旦出了问题,开发会认为产品没有做好需求分析,而技术支持的同事则认为产品制定的方案有问题。
方案确认
1.获得技术支持同事的理解与认可;2.获得客户的理解与认可。
客户可能提出看似严重不合理的需求,不能被动的接收,要多问几句为什么,了解客户最终的意图。遇到客户不接受我们提出的方案时,要多问为什么并做进一步解释,而不是全盘接受。
在此基础上,如果客户要换方案,而我们认为该方案有严重不合理的地方。此时要明确指出该方案的弊端,以邮件形式告知所有人,主要是负责该项目领导。需要领导拍板,确认实施方案后,再继续。
项目排期
确认具体的实施方案后,找到开发、设计进行排期,并将排期结果,以邮件的形式发送给项目相关人员。
实施
作为该项目需求的主要接口人,要避免技术支持同事直接找开发、设计改需求。